一、工藝原理:電解反應驅動的全維度水質凈化機制
中天恒遠電解水處理器基于 “電化學氧化還原 + 物理吸附協同” 技術,以鈦基涂層電極(陽極 / 陰極)為核心反應單元,通過施加直流電場引發水中離子與分子的電化學反應,實現殺菌滅藻、除垢防垢、防腐阻蝕三大核心功能,核心工藝分為電解反應階段、水質凈化階段、產物分離階段,全程自動化控制,具體原理如下:
1. 電解反應階段:電極催化與離子轉化
電極結構與電場構建:設備核心為模塊化電解槽(單槽含 2-8 組電極對),陽極采用鈦基二氧化鉛(PbO₂)或銥鉭涂層(具有高氧化電位與耐腐蝕性),陰極采用鈦板或不銹鋼板;電極間距可調節(通常 5-15mm),通過 PLC 控制系統施加 12-36V 直流電壓,在電解槽內形成均勻電場,驅動水中離子定向遷移。
陽極氧化反應:陽極表面發生強烈氧化反應,產生多種強氧化性物質:
① 水分子被氧化生成羥基自由基(・OH,氧化電位 2.8V) 與氧氣(O₂),・OH 可快速破壞微生物細胞壁與酶系統,殺滅細菌、藻類(如大腸桿菌、軍團菌、綠藻);
② 水中氯離子(Cl⁻)被氧化生成次氯酸(HClO,氧化電位 1.49V) 與氯氣(Cl₂),HClO 具有廣譜殺菌性,可長效抑制微生物繁殖;
③ 有機物(如腐殖酸、藻類代謝產物)在陽極被氧化降解為小分子有機物或 CO₂、H₂O,降低水中 COD(化學需氧量)。
陰極還原反應:陰極表面發生還原反應,水中氫離子(H⁺)被還原生成氫氣(H₂),同時使陰極附近水體 pH 值升高(局部 pH 達 9-11),為碳酸鈣(CaCO₃)、碳酸鎂(MgCO₃)等水垢成分的析出創造堿性環境;此外,陰極還可還原水中的氧化性物質(如溶解氧、Fe³⁺),減少管道腐蝕。
2. 水質凈化階段:殺菌、除垢、防腐協同作用
殺菌滅藻:氧化破壞與長效抑制
陽極產生的・OH、HClO 等強氧化性物質,可在 10-30 秒內穿透微生物細胞膜,破壞 DNA 與蛋白質結構,殺菌率達 99.9% 以上;同時,HClO 在水中可維持 0.1-0.5mg/L 的殘留濃度(根據水質調節),形成 “即時殺菌 + 長效抑菌” 雙重機制,避免微生物再生與生物黏泥形成(生物黏泥去除率達 90% 以上)。
除垢防垢:結晶調控與分散阻垢
陰極附近堿性環境使水中 Ca²⁺、Mg²⁺與 CO₃²⁻結合,生成納米級碳酸鈣晶體(粒徑 50-200nm),該晶體呈松散狀,不易附著在管道或設備表面,隨水流排出系統;同時,設備可添加微量阻垢劑(如聚磷酸鹽,可選配),通過吸附在晶體表面阻止其長大,進一步提升防垢效果,水垢去除率達 85% 以上,管道流通面積恢復率≥90%。
防腐阻蝕:氧化膜與 pH 調節雙重保護
一方面,陽極氧化反應可在管道內壁形成鈍化氧化膜(如 Fe₃O₄),隔絕水體與金屬表面,減少電化學腐蝕;另一方面,陰極附近 pH 值升高可中和水中酸性物質(如 H⁺、SO₄²⁻),降低水體腐蝕性(腐蝕速率降低 60-80%);此外,電解產生的細小氣泡(H₂、O₂)可攜帶水中溶解氧脫離金屬表面,避免氧腐蝕。
3. 產物分離階段:安全排放與水質優化
氣體分離與處理:電解產生的 H₂、O₂、Cl₂(少量)通過電解槽頂部的排氣裝置收集,其中 H₂與 O₂按 2:1 體積比混合(類似電解水制氫),可通過放空閥安全排放(濃度低于爆炸極限),或接入氣體燃燒裝置處理(可選);Cl₂與水反應生成 HClO,避免有毒氣體泄漏。
固體產物排出:除垢過程中生成的納米級 CaCO₃晶體,部分隨水流進入后續系統(不附著管壁),部分在電解槽底部沉積,設備配備自動排污閥,根據水質濁度(內置濁度傳感器)或定時(通常 1-7 天)開啟排污,將沉積的固體雜質排出,確保電解槽內電極清潔,維持反應效率。
水質監測與調節:設備實時監測進水流量、pH 值、余氯濃度、濁度等參數,通過 PLC 自動調節電解電壓、電流(通常 0.5-5A)與排污周期,確保出水水質穩定(如余氯濃度 0.1-0.3mg/L、pH 值 7.5-8.5),適配不同水質場景(如循環水、泳池水、景觀水)。
4. 系統協同:模塊化設計與連續運行
中天恒遠電解水處理器采用 “多電解槽并聯 + 交替運行” 設計,單臺設備處理量 5-500m³/h,當某一電解槽需排污或維護時,其他電解槽正常運行,確保供水不中斷;同時,設備可與循環水系統、泳池過濾系統等聯動,根據后端用水需求動態調整電解參數,實現 “按需處理”,避免能源浪費。
二、核心優勢:
相較于傳統水質處理設備(如化學加藥裝置、紫外線消毒器、離子交換器),中天恒遠電解水處理器在環保性、節能性、運維便捷性、適配場景等方面具備顯著優勢,具體可歸納為以下五點:
1. 無化學藥劑,綠色環保安全
零藥劑添加,避免二次污染:無需投加殺菌劑(如氯片、臭氧)、阻垢劑(如磷酸鹽)、緩蝕劑(如鉻酸鹽),僅通過電解水自身離子反應實現水質凈化,避免化學藥劑殘留對水體、土壤及人體的危害(如余氯超標導致的管道腐蝕、加藥過量引發的水體富營養化),符合國家 “雙碳” 與環保政策要求。
產物安全可控:電解產物以 H₂O、O₂、微量 HClO 為主,H₂O₂、・OH 等強氧化性物質在反應后快速分解,無有毒副產物(如三鹵甲烷,傳統氯消毒易產生);除垢產物為天然 CaCO₃晶體,可作為建筑材料或土壤改良劑回收,實現 “零廢物排放”。
飲用水級材質:電解槽、管道采用 304/316 不銹鋼或 UPVC 材質,電極涂層符合《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安全性評價規范》(GB/T 17219-2001),可用于飲用水預處理(如小區二次供水、農村安全飲水工程),水質達標率 100%。
2. 節能低耗,長期運行成本低
電耗低,運行效率高:設備單位水處理能耗僅 0.05-0.2kW・h/m³(根據水質與處理目標調整),遠低于傳統化學加藥裝置(需加藥泵、攪拌設備,能耗 0.3-0.5kW・h/m³)與臭氧發生器(能耗 1-3kW・h/m³),處理量 100m³/h 的設備年電費僅 3-12 萬元。
無耗材更換,維護成本低:電極使用壽命長(鈦基涂層電極正常使用 5-8 年),無需頻繁更換;無濾料、藥劑等耗材,僅需定期(每 1-3 個月)清洗電極表面(自動清洗功能可選),年均維護成本僅為傳統設備的 1/5-1/3(如傳統加藥裝置年藥劑費用可達 10-50 萬元)。
降低后續設備能耗:通過除垢防垢減少換熱器、管道的結垢厚度(結垢速率降低 80% 以上),提升換熱效率(換熱效率恢復率≥90%),間接降低空調、鍋爐等設備的能耗(節能 10-15%),長期運行可大幅降低整體系統能耗成本。
3. 全自動化運行,運維便捷
無人值守,智能調控:配備 PLC 控制系統與觸摸屏,可預設進水流量、余氯濃度、pH 值等參數,系統自動調節電解電壓、電流與排污周期,全程無需人工干預;支持 “手動 / 自動” 雙模式切換,便于現場調試與應急處理。
遠程監控與故障報警:具備 485 通訊接口與物聯網模塊,可通過手機 APP 或電腦端實時查看設備運行狀態(電流、電壓、余氯、濁度)、歷史數據(近 1 年運行記錄),當出現電極故障、水質超標、流量異常等問題時,自動發送聲光報警與短信通知,響應時間≤1 分鐘,便于及時排查維護。
安裝便捷,適配性強:設備為整體式模塊化設計,占地面積僅 0.5-3㎡(如處理量 50m³/h 的設備占地約 1.5㎡),無需復雜土建工程,現場僅需連接進出水管、電源即可投入使用,單臺設備安裝周期 1-2 天;支持多臺并聯(處理量可擴展至 1000m³/h 以上),適配不同規模的循環水系統、泳池、景觀水等場景。
4. 多功能集成,處理效果穩定
“殺菌 + 除垢 + 防腐” 三位一體:一臺設備實現傳統多臺設備(消毒器、阻垢器、緩蝕器)的功能,避免多系統聯動的復雜性與兼容性問題,處理效果穩定(殺菌率≥99.9%、除垢率≥85%、腐蝕速率降低≥60%),不受水質波動(如硬度、濁度、氯離子濃度)影響,適應 pH 值 5-9、水溫 5-50℃的寬范圍水質。
長效穩定,無抗藥性:通過物理電解產生的強氧化性物質(・OH、HClO)作用于微生物的多個靶點(細胞膜、酶、DNA),微生物難以產生抗藥性,解決傳統化學藥劑長期使用導致的殺菌效果下降問題;除垢采用 “晶體調控” 技術,而非化學抑制,長期使用無藥效衰減。
數據可追溯,便于監管:設備自動記錄運行數據(如處理水量、電解參數、水質指標),可生成日報表、月報表,數據可存儲 1 年以上,便于環保部門與企業內部監管,滿足合規要求(如《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設計規范》GB 50050-2017)。
5. 安全可靠,使用壽命長
多重安全保護:配備過流保護(電流超過額定值時自動斷電)、過壓保護(電壓異常時報警停機)、漏電保護(接地電阻≤4Ω)、液位保護(電解槽缺水時停止運行)等裝置,避免設備損壞與安全事故;電解槽采用防爆設計,H₂排放濃度低于爆炸極限(4%),確保運行安全。
耐候性與耐腐蝕性強:設備外殼采用 304 不銹鋼或玻璃鋼材質,防護等級達 IP54,適應潮濕、粉塵、酸堿等惡劣環境(如化工車間、戶外循環水系統);電極涂層耐磨損、耐氧化,在高硬度、高氯離子水質中仍可穩定運行,設備整體使用壽命達 8-10 年(傳統化學加藥裝置約 5-6 年)。
合規認證,質量保障:設備通過 ISO9001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、CE 認證、涉水衛生安全認證(衛水字),核心部件(如電極、PLC、傳感器)采用知名品牌(如西門子 PLC、E+H 傳感器),產品故障率低于 0.3%/ 年,售后服務響應時間≤24 小時,確保設備長期穩定運行。
三、適用場景與典型應用案例
基于上述優勢,中天恒遠電解水處理器廣泛應用于工業、市政、民用等領域,典型案例可直觀體現其實際價值:
1. 工業循環水處理
應用需求:工業循環水(如化工、電力、冶金、紡織行業)需控制微生物滋生(避免生物黏泥堵塞管道)、防止水垢沉積(保障換熱器效率)、減少管道腐蝕(延長設備壽命),傳統化學加藥存在藥劑殘留與環保風險。
解決方案:采用處理量 10-500m³/h 的電解水處理器,安裝于循環水系統旁濾管道或總回水管,根據循環水硬度、氯離子濃度調節電解參數(電流 1-5A、電壓 24-36V),實現無藥劑處理。
典型案例:某化工企業循環水系統(處理量 200m³/h,硬度 600mg/L)采用中天恒遠電解水處理器,運行 6 個月后:生物黏泥量從 20mg/L 降至 3mg/L,換熱器結垢厚度從 1.5mm 降至 0.2mm,換熱效率提升 12%,管道腐蝕速率從 0.2mm/a 降至 0.08mm/a,年節省化學藥劑費用 28 萬元、換熱器清洗費用 15 萬元。
2. 市政與民用水處理
應用場景 1:小區二次供水
需求:二次供水水箱易滋生細菌(如軍團菌),傳統消毒(如氯片)易導致余氯超標,影響水質口感。
方案:采用處理量 5-50m³/h 的小型電解水處理器,安裝于水箱出水管,控制余氯濃度 0.1-0.3mg/L,殺菌率≥99.9%,無藥劑殘留。
案例:某小區二次供水項目(處理量 20m³/h),運行后水箱水質細菌總數從 50CFU/mL 降至<1CFU/mL,余氯穩定在 0.2mg/L,居民投訴率下降 90%。
應用場景 2:泳池與景觀水處理
需求:泳池水需長效殺菌(防止大腸桿菌、綠藻)、控制濁度(≤5NTU),傳統氯消毒易產生三鹵甲烷,影響人體健康;景觀水需抑制藻類生長,避免水體發綠發臭。
方案:泳池采用處理量 10-100m³/h 的電解水處理器,配合過濾系統,余氯控制 0.3-0.5mg/L;景觀水采用處理量 50-200m³/h 的設備,定期電解處理,藻類去除率≥95%。
案例:某酒店泳池項目(處理量 50m³/h),運行后泳池水濁度穩定在 2-3NTU,三鹵甲烷含量<0.02mg/L(遠低于國家標準 0.06mg/L),年節省消毒藥劑費用 6 萬元。
3. 農業與養殖水處理
應用需求:農業灌溉水需殺菌(防止作物病害)、除垢(避免滴灌帶堵塞);水產養殖水需控制病原菌(如弧菌)、降低 COD(減少水體污染),傳統化學藥劑易殘留,影響農產品與水產品安全。
解決方案:農業灌溉采用處理量 50-500m³/h 的電解水處理器,過濾精度 50μm + 電解處理,除垢率≥85%,殺菌率≥99%;水產養殖采用處理量 10-100m³/h 的設備,控制水體余氯 0.05-0.1mg/L,COD 去除率≥30%。
典型案例:某水產養殖場(南美白對蝦養殖,水體量 1000m³)采用中天恒遠電解水處理器(處理量 50m³/h,循環處理),運行后水體弧菌數量從 1000CFU/mL 降至<10CFU/mL,COD 從 80mg/L 降至 50mg/L,對蝦成活率從 60% 提升至 85%,年增收 30 萬元。





